分類:殯葬常識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8-24 14:33
在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中,人死后忌諱熱死熱埋,也就是死后立即火化,火化完畢后就立刻下葬。這樣被視為對死者的不尊重。
因此,人死后,通常會辦一場葬禮,無論是風光大葬還是簡單的告別,葬禮都必不可少。
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習俗來看,葬禮一般舉行三天。這主要是因為古代醫(yī)學水平不發(fā)達,為了避免假死的情況發(fā)生,便將遺體停尸3天,然后在入土安葬。
如今的醫(yī)學水平可以說今非昔比,但這個停尸的傳統(tǒng)卻保留下來,舉辦一場葬禮,也可讓逝者的親朋好友前來與逝者告別。
葬禮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環(huán)節(jié):
1、停尸儀式:病危的人被移到正屋(也叫堂屋)的靈床上,在親人的守護下,走完生命的最后時光,這就是人們常說的“停尸儀式”。
2、報喪儀式:報喪可以說是人死后的第一種儀式了,它是通過發(fā)信號的方式,把親人去世的消息發(fā)送給親友和村里人。
3、入殮儀式:入殮可分為大殮、小殮。小殮指為死者凈身穿衣;大殮是移尸入棺。在漢族人的葬禮上,大殮也叫“歸大屋”。
4、吊唁儀式:吊唁者都會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,并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“某某致”字樣的紙條。
5、哭喪儀式:哭喪是中國葬禮的一大特色,哭喪儀式貫穿在葬禮的始終。大的葬禮場面,哭喪儀式多大數(shù)次。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,所以有些地方有請人幫哭的習俗。
6、下葬儀式: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后時刻了,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。
舉辦葬禮有個簡單的方法,就是找個殯葬一條龍服務來幫忙,專業(yè)的殯儀師,會根據(jù)家屬的意愿,安排好葬禮的相關服務。
24小時殯葬服務熱線:400-856-6697